对学硕而言,开题答辩通常是在研二下学期的三月到五月进行,但是去年因为疫情,大部分院校七月份才在网上进行开题答辩。
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:


1.开题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
开题报告组成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下面四个部分:

一、封面页;
二、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;
三、立论依据:选题的缘由;研究意义;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;
四、研究方案:1.研究目标;2.研究内容;3. 创新之处;4.拟采用的研究方法、实验方案或可行性分析;5.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;6.主要参考文献;

大家要记住,学校一般是会发开题报告的模板,要是学校没有发,也可以找师兄师姐们要,通常来说不会有太大的格式差异。

2.写开题报告时最容易犯的错
误区一:想偷懒
其实刚开始写开题报告的人都一样,觉得现在写不好其实也没关系,最后都可以修改的,论文投稿距离开题答辩那么长时间,谁知道论文最后会改成什么样子。
但是如果你是这么想,也这么做了,等到修改论文的时候,就会后悔了,因为偷懒会埋下很多坑,最后还是要自己补上。
误区二:懒得思考
懒,太懒了,总觉得自己脑子里面没有货,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拟创新之处,写成一样的,恨不得把这三部分写得跟标题一样:
如果你的题目是: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细胞图像分割
你的研究目标: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,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细胞图像分割。
你的研究内容: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细胞图像分割。
你的创新之处: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细胞图像分割,结果具有客观性。
如果你是这样写开题,那基本就完了,准备接受导师的批评吧!

误区三:懒得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献
你也许看了很多文献,但你写出来的立论依据(或者说文献综述)没有逻辑,看着有很多字,但读不通,只要自己大声地出来,就会感觉“我写的是生僻字吗”。
明明把一段话拆成句子,每句看着挺像那么回事,没有什么毛病,就是连起来读就读不通了。
你还记得初高中学过的承上启下段吗?迁移到论文写作中,能够用一句话总结一段话的中心思想,那你就赢了。
教你们一个方法:可以按照先写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,一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。
句式:近年来……这意味着……值得关注的是……
一开始写论文总是很难的,论证难、实验难和创新也难,你可以时而犯懒,“懒”过之后要持续思考呀!


3. 开题报告规范的写作步骤
在立论依据部分,专有名词需要解释清楚
基于XXX线性方程组的研究,那么你应该把你研究的方程组写在开题报告上面,包括该方程组的演变过程。
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血细胞图像分割,最好把血细胞图像放在开题报告里面,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,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血细胞图像是什么。
写作顺序
如果你已经知道你的论文框架了,恭喜你,你的论文长征路已经完成一半了。
建议从研究方案(包含:研究目标;研究内容;创新之处;拟采用的研究方法、实验方案或可行性分析;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;主要参考文献)开始写开题报告。
如果你不知道你到底研究的是什么,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,也不要灰心,继续研究就好了。
建议先从立论依据(包含:选题的缘由;研究意义;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)开始写,可以帮助你捋清思路。
